|
【佛山陶瓷网】马赛克产业的旗手 |
【yangruihong】2010-7-11发表: 马赛克产业的旗手 ——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马赛克专委会秘书长、中国马赛克城总经理杨瑞鸿“过来喝茶!”这是杨瑞鸿对客户、朋友和媒体记者在电话里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杨瑞鸿的办公室在中国马赛克城三楼的一个角落里,结实而 马赛克产业的旗手——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马赛克专委会秘书长、中国马赛克城总经理杨瑞鸿 “过来喝茶!” 这是杨瑞鸿对客户、朋友和媒体记者在电话里讲得最多的一句话。 杨瑞鸿的办公室在中国马赛克城三楼的一个角落里,结实而又宽大的沙发前,似乎永远都宾客盈门,笑声不断。铁观音、普洱、单枞……各种香茗,应有尽有。伴随着一杯杯清茶,与朋友们一起谈事业、谈人生、谈未来,无论是行业大事还是八卦趣闻,在这里都能得到畅所淋漓的喧泄与传播。许多时候,杨瑞鸿只是一个静静的听者,而正是在这种以茶会友的闲谈当中,常常在不经意间迸发出灵光一闪的智慧,使杨瑞鸿不断地校正着自己人生与事业的前行航行,与此同时,他也通过这个平台,及时地了解并掌握着行业内外的一举一动。 杨瑞鸿工作的大部分时间几乎都在与朋友们喝茶聊天,很少有人看到他坐在办公桌前签字、打电话和处理公务。没有老板的派头与上下级之间的拘谨规肃,无论是对员工还是对朋友,都是自然、率性而又随和。一张白晰的面孔上,常常荡漾着亲切的笑容,透出两束睿智的光芒。对朋友热情,对事业热爱,是他留给周围朋友最为深刻的印象。从马赛克产品的门外汉到产业发展的领军者,杨瑞鸿,以潮汕商人特有精明与务实,只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就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了中国马赛克产业高高飘扬的旗帜上面。 好一个聪明的杨瑞鸿! 杨瑞鸿(左一)和各界领导在第五届马赛克展览会开幕式合影 深水出蛟龙。作为全球最大的建陶卫浴产品出口中心与集散地,石湾陶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建陶卫浴市场的趋势与走向。就在这核心商圈的中心地带,中国马赛克城,以其专业化的市场定位独特的市场优势,受到全球马赛克企业与客户的追捧。杨瑞鸿,就是这座中国马赛克城的“城主”。 记者:2007年之前,在佛山陶瓷行业内很少有人知道杨瑞鸿这三个字。但是,随着中国马赛克城的开业,你开始进入了行业公众的视野。在这之前,你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 杨瑞鸿:跟许许多多的创业者一样,我的经历,伴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1991年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机关工作,当初在某些人眼里还是个香饽饽。后来,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机关编制变为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变成了企业,铁饭碗被打破了。我们只能转变观念,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寻找出路。 记者:你原来对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包括马赛克产品,可以说并不了解,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你进入到这个行业当中来,并建立了后来的中国马赛克城呢? 杨瑞鸿:现在的我们看到的马赛克城是从2006年就开始建了,2007年面向市场招商。大家知道,石湾是中国现代建陶产业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最大的陶瓷集散地,在这里,可以说是寸土寸金。而我们单位刚好在中国陶瓷城旁边有块地,这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本与财富。最初,我们并没有想做马赛克城,而是想与中国陶瓷城合作,希望能够成为陶瓷城的二期项目。但由于种种原因,陶瓷城的二期扩建项目迟迟未能谈拢,所以我们就决定自己单独经营,刚开始时由于看到陶瓷城卫浴企业较多,因此想在卫浴市场分杯羹。 记者: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不是卫浴市场,而是一座专业的马赛克城。那么在从决定做卫浴市场到最终的马赛克城,这期间有什么故事发生? 杨瑞鸿:由于这里物业是我们自己的,在与中国陶瓷城没有达成合作之后,我们就决定做卫浴精品陶瓷市场,但在2007年5月到6月份的招商过程中,我们慢慢改变了做卫浴城的初衷。记得当时招商时,有4家企业签约入驻,其中马赛克就占2家,另外2家是进出口公司,并且也是经营马赛克的。所以,我们连续开了两个晚上的会,决定对战略定位进行调整,对马赛克城比较关注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当时我们连“南风卫浴城”的霓虹灯都打出去了,但后来还是及时进行了调整,这样才形成了今天马赛克城的规模的影响力。 记者:这一过程可以说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你还记得第一家入驻马赛克城的是哪家企业吗?从当时第一家企业入驻到现在招商,企业进入马赛克城的条件有什么变化吗? 杨瑞鸿:马赛克城2007年10月1日正式开业,第一家入驻的企业是一家专业做马赛克产品的企业歌莉娅。歌莉娅在行业内有一定规模,它的进驻,带动了其它马赛克企业。刚开始招商时,许多企业存是存在一些顾虑,怀疑这个项目到底做不能做起来,但是,由于这个物业是我们自己的,所以我们心态摆得比较正,不急不躁。马赛克城开业后,结合佛山市场实际,我们求入驻企业要有自己的工厂,到了2008年,我们不但要求厂家有自己的工厂,还要求产品有特色。直到现在,我们都坚持这个原则。如果不符合这两项要求,我们宁愿让展厅闲置也不随便租出去。这也是为了保护市场,让入驻厂家有一个良性的发展,可以避免恶性竞争。从2007年10月1号开业到现在,马赛克城的运营及市场竞争还是很有秩序的。 记者:马赛克这个产品在国内市场出现其实很早,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和气候,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当时国内外马赛克市场的情况吗? 杨瑞鸿:是的,马赛克这种产品国内市场应用较早,但绝大多数都是手工作坊式的小企业,没有规模和影响力。但是,凭借着石湾优越的商贸资源优势,2007年之前,当时在江湾路和季华路都有零星的马赛克经营店,它们基本上都是以出口为主,国内市场也只有别墅、夜总会用一些,产品并未被普罗大众所认知,因此,价格卖得非常高,在今天来看,当时的价格可以说是天价。 记者:佛山在很早的时候就成为全球最大的建陶生产基地了,作为建筑装饰材料的一种配套产品,佛山陶瓷产业链的延伸与扩张,为佛山马赛克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你怎么看佛山陶瓷产业对马赛克产业的影响和作用? 杨瑞鸿:这一点是肯定的。全球的采购商都来佛山采购建筑卫生陶瓷,他们不可能不对马赛克产品无动于衷。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佛山陶瓷产业完整而又成熟的产业集群,才为佛山发展马赛克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孕育了巨大的商机。但是,由于之前产业资源过度分散,马赛克作为一种装饰当中的配套产品,还未能形成了个行业,行业资源也没有得益有效地整合,企业生产的马赛克产品,多都局限于水晶产品,产量最多也就几百万平方米。2004年的时候平板玻璃一平米大概十几块钱,但玻璃马赛克的售价就达几百元一平米。正是在这种暴利的驱使下,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催生,佛山马赛克产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诸多的企业、工厂与品牌,在这一时期成立和创办。 城内一角 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马赛克文化节”的主题是“打通产业链”,马赛克已经由原来的产品与市场整合,发展到如今的产业链整合,能否从这方面谈谈马赛克产业的变化? 杨瑞鸿:从2005年算起,中国的马赛克产业发展应该是比较迅速的。单从工厂的产量来看,现在的产能早已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了。此外,随着马赛克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马赛克生产机械、色料、窑炉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变化,与以往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与国外相比,国内马赛克产品在质量方面也表现不俗,现在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的马赛克品牌,有很多都是在中国贴牌生产的。 将一个个散落在城市边缘、穷乡僻野的弱小而又分散的加工厂、甚至夫妻作坊和经销商聚合在一起,亮出“中国马赛克城”的旗帜,为他们提供一个提升形象、树立品牌、寻求商机的商贸平台,最终形成马赛克产业。杨瑞鸿在市场的夹缝中帮助别人成功,最终成就了自己。 记者:马赛克企业的规模一般都不大,又非常零散,你是怎么把他们聚合在一起,以统一的形象来提升产业和扩大市场份额的呢? 杨瑞鸿: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我们搭建的这个服务平台。只要我们为他们服务好了,让他们在这里能够寻找到商机,能够扩大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他们是愿意来的,而且会把这里当做“家”。其实上,有许多马赛克企业在入驻马赛克城之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但市场份额扩大了,而且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和品牌,从而吸引着更多的马赛克企业想入驻马赛克城。 记者:据你掌握的情况,国内马赛克生产企业大概有多少家呢?主要集中在哪些产区? 杨瑞鸿:由于马赛克独特的艺术性,许多都是手工式作坊,具体的数目是难以统计的。这当中既有规模产能过亿的生产厂家,也有个人或家庭式的作坊,估计可能有几千家。当然了,如同佛山陶瓷一样,马赛克企业最为集中的产区还是在广东在佛山,即便是许多外地的生产企业,这两年都想在佛山石湾设立自己的展厅。 城内展厅一角 记者:这是一个看起来不大却也不小的产业,据你估计,整个马赛克行业一年的产值会有多少? 杨瑞鸿:大致的产能预计在200亿人民币左右。相对来说比较分散,由于材质不同,统计口径不一致,海关的出口也很难统计,比如陶瓷马赛克归入陶瓷类,玻璃马赛克就归为玻璃行业。 记者:马赛克的材质大概有多少种?在马赛克城内,最贵的马赛克售价在多少? 杨瑞鸿:现在有一定规模的还是玻璃、石材、陶瓷、金属、贝壳五大类。另外竹子、木质、紫砂、椰子壳、珊瑚石、砂岩等都可以构成马赛克。从售价方面来说,黄金和海贝马赛克每平方米售价都会过万,尤其是一些手工拼画,由于艺术价值较高,因此一幅拼画就卖到几万元。如果用一种材料往往体现不出马赛克的多样性和全面性,多种材质在一幅拼画中的效果不是哪个单一的马赛克品种所能取代的。 记者:以整体的形象进行市场推广,当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出口之外,你认为国内市场的马赛克消费群体主要在集中在哪个层面? 杨瑞鸿:确实,马赛克的出口量非常大。在国外,马赛克属于壁画,外国人喜欢一张一张地买,然后自己拼贴,作为爱好来使用,个性化很强。另外,马赛克的随意性很强,可以混搭拼贴。现在有的高端消费者,原来铺好了地板,现在却改用马赛克铺贴。像抛光砖,搞卫生很容易,但是其色彩与线条的表现力比较苍白,除了富丽堂皇,看来看去都一个样,相反,马赛克会因你不同的心情而展现出不同的艺术美感,其表现千变万化,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素材。当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消费者就想追求一些艺术性的东西,因此,国内马赛克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一二线市场。 记者:怎么看待马赛克在农村市场的应用与推广? 杨瑞鸿:农村市场对马赛克的认识,现在很多还是停留在外墙马赛克的层面上,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后农村也会使用,高档、奢华的产品可能不会一下子进入,但大众类的普通性产品会逐渐用于电视背景墙等地方,一百块钱左右一平方米的马赛克产品农村也是能接受的。但黄金、海贝之类的还是有难度。随着经济的发展,马赛克最终会大规模走向农村市场。 记者:作为国内最大的马赛克产业发展平台,在市场推广方面有什么规划与打算,可以让入驻的客户取得更好的收益? 杨瑞鸿:从前年开始,我们逐步在国内重点城市都有一些推广活动,通过展览会和政府部门组织的市场调研活动等多种途径进行市场推广。以往我们在上海、南京、厦门等城市进行推广,收效还是比较显著,今年去新疆、河南等地,按照我们的规划,会在国内布点,比如长三角,京津地区,这需要慢慢探索,看市场的走势,找到适合马赛克产业的发展支点。与陶瓷卫浴不同,马赛克有自己独到的特点,对此我们一直在研究。 编辑出版《马赛克文化》、建立中国马赛克城网站、举办马赛克文化节、邀请画家书法家即席挥毫、为行业媒体俱乐部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凡是与文化沾边的公益活动,杨瑞鸿都不遗余力地大力支持。市场营销,文化先行,杨瑞鸿深喑此道。也正因如此,杨瑞鸿成为行业媒体、大众媒体和书画艺术界的良师益友。 记者:我们注意到,在马赛克城的推广过程中,你非常注重马赛克文化的建设,很早的时候就编辑出版了《马赛克文化》,现在做了多少期了? 杨瑞鸿:做了20多期。有几期是英文的,加起来有30期了。它是宣传马赛克企业、产品和品牌的一个良好载体,也是传播行业信息的一个公共平台。30期的马赛克文化,已得到行业内广大读者的高度认可。 记者:我们注意到,在许多外地展会和相关活动场所,都可以看到《马赛克文化》的影子,可否介绍一下发行渠道? 杨瑞鸿:除了正常的发行,相关展会也是我们最主要的发行渠道,比如“广交会”、“上海展”等,在展会上,我们会统计国外客商、经销商、房产商和设计院的相关资料,建立自己的资料库,然后再向他们一对一邮寄。还有一些就是到酒店、会所等其他公共场所派发,尤其是在佛山的各大酒店,我们双方都有合作,通过这个渠道的发行量还是很大的。 记者:现在行业媒体已非常多了,你是出于什么样考虑编辑出版《马赛克文化》的? 杨瑞鸿:我们的出发点还是社会责任感。因为很多报刊杂志对马赛克报道不多,大部分的文章是关于陶瓷卫浴方面的,即使写了马赛克也不起眼,所以我们就做自己的《马赛克文化》,这是一项软性的投资,从创办之初起就没有考虑过成本和盈利与否,但事实证明,它对马赛克城城及马赛克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马赛克城非常注重宣传推广,图为该城出版的部分刊物 记者:现在是一个资汛泛滥的年代,形形色色有报纸、网站层出不穷,而你与新闻界的朋友又走得非常近,而且亲自参与《马赛克文化》的编辑,在这方面你有什么感受? 杨瑞鸿:是的,资讯丰厚非常地发达,传播也非常的快。有一个感觉,就是参加国内的展会,或者将资料送给国外客户,数字介绍的资料更受欢迎。我去参加很多展会,许多时候带资料是不方便的,外商更喜欢带光碟。另外我们在跟佛山大学合作,请他们协助英文网站的管理与维护,希望可以把英文网站做得更好,通过这个平台,把马赛克文化传播得更远。 记者:一年二届的马赛克文化节,已成了推动马赛克产业的有力推手,举办马赛克文化节取得那些收获? 杨瑞鸿:最大的收获就是可以推动行业发展。例如,我们已经举行了5届马赛克文化节,每一届文化节都为企业上下游之间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和交易的平台。比如,贯穿机械和色釉料于陶瓷企业之间的交流,在第五届马赛克文化节上,有一家做马赛克的印度企业,来这里找到了所需要的色釉料,感觉收获很大。现在我们努力把这种产业链逐步打通,使它逐步成熟,快步往前走。 记者:在这么多年的马赛克文化培育与建设当中,有什么感受?接下来会有什么打算? 杨瑞鸿:马赛克城从成立到现在,一直都在调查市场,怎么样做强做大这个行业。刚开始,关于马赛克企业及文化方面的宣传报道几乎是空白,经过我们两年多的坚持,现在网上很多关于马赛克的资料大部分是马赛克城撰写,我想这也可以算做马赛克城留给后人的一些知识归纳和积累吧。 记者:你在马赛克文化建设方面热情如此之高,投入如此之大,未来会有什么新的打算吗? 杨瑞鸿:现在我们有专门的宣传队伍,除了编辑《马赛克文化》和网站维护外,我们还准备出一本关于马赛克方面的书,来指导马赛克行业或有心进入马赛克行业的人,给他们一个了解行业的窗口和平台。就如生产马赛克的设备,以前没有切割机的时候,是完全用手工切割,可能一个月只能切割几百平方米,现在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所以做什么事都是一步一步前进的。我们希望马赛克文化的发扬光大能够成为推动中国马赛克产业大发展的强大动力。 作为一种古老的镶嵌艺术,马赛克在欧洲许多著名的建筑中都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中国马赛克产业的崛起,中国马赛克产品正源源不断地走向国际市场,中国企业在马赛克产品方面的设计、创新与应用正迅速逼近国际水平。像中国陶瓷一样,做强做大马赛克产业,是杨瑞鸿孜孜以求的梦想。 记者:在欧美地区,马赛克产品的应用非常广泛,国外有没有像中国马赛克城这样类似的马赛克展览与销售中心呢? 杨瑞鸿:2007年10月中国马赛克城开业的时候,我们曾多方搜集国内外关于马赛克产业方面的信息,这些年来,通过对国外展会和企业的走访,我们了解到,到目前为止,国外还没有像中国马赛克城这样专业的市场。可以这样说,中国马赛克城在国内外都是最具规模的马赛克集散地,每年都会有很多巴西、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著名设计师主动来这里参观、选购。 记者: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内马赛克产业有哪些竞争优势? 杨瑞鸿:现在最大的竞争优势,是我们逐步培育了马赛克产业集群。马赛克城形成之后,我们开始提出了产业链的概念。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上游的机械设备,原来,马赛克的加工生产,手工部分所占比例较大,但随着一系列机械设备的更新、改进,现在的生产效率与过去是不能比的,机械化与集约化都有很大的提高。此外,马赛克产品的生产还要靠部分手工,而国内市场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因此,在生产成本方面还是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欧美地区很多马赛克企业都不做马赛克了,许多企业直接来中国贴牌生产,通过这个转变,可以看出中国马赛克产品的加工、制造水平。 记者:国内马赛克跟国外最先进的马赛克有什么差距? 杨瑞鸿:现在国内马赛克的材质、色系已经非常丰富了,差距主要体现在设计和色彩的组合上。为什么中国的马赛克出口单价那么低,关键就是搭配和设计上的差距,如何组合和搭配,就是未来马赛克的发展趋势。此外,还有一些细节方面的差距,如填缝剂、铺贴用胶以及施工过程方面存在的一些差距。 记者:佛山陶瓷产业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是也为马赛克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与帮助,可以通过“借东风”来实现马赛克产业的快速发展? 杨瑞鸿:马赛克的材质当中,陶瓷类的虽然只占10-20%的比例,但它们有一个共性,就是都是装饰材料。佛山、包括整个广东本身就有就有强大的陶瓷产业基础,马赛克作为装饰材料,有很多相关的产业推动着它的发展。譬如出口,海内外许多客商到佛山来选购装饰材料,他没有理由不选购马赛克,这就是公共平台与资源的共享。可以这么说,佛山陶瓷行业良好的产业基础,对马赛克产业的发展带动较大。 记者:马赛克在装饰材料当中是极具个性化的一类产品,你怎么看其个性化与规模化之间的关系? 杨瑞鸿:其实个性化与规模化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的统一,马赛克在生产元素方面可以实现规模化,但是在设计和组合的时候主要体现它的个性化。例如国外的很多著名工程米兰的步行街、火车站等都大面积采用马赛克,国内奥运工程中的鸟巢、水立方,世博会的各国馆也大量使用,说明马赛克的使用规模越来越大,因为这些工程都有强大的设计理念和能力来支撑,所以随着整体设计水平和审美水平的提高,马赛克将会越来越普及,使用量也会大大增加。 记者:马赛克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如何? 杨瑞鸿:室内马赛克至少可以盛行20-30年,国内规模型马赛克生产企业大都只有5年左右的历史。2008年的金融危机,每个行业都遇到困境,但是马赛克是个例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他像个小孩子,不管外界的环境如何,他还是要成长。这是一种规律,马赛克行业还处在一个成长期,没有到成熟期。到一定时期可能有分化,有品牌的企业继续发展,没有品牌的可能面临淘汰,但作坊式个性化的产品也有长期生存生长的空间。 (文字来源:《陶瓷信息》 第561期) 杨瑞鸿yangruihong相关"马赛克产业的旗手"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对于杨瑞鸿这方面有更多兴趣请多方了解,谢谢对杨瑞鸿yangruihong的支持,对于马赛克产业的旗手有建议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 (【yangruihong】更新:2010/7/11 11:58:20)
笔者一篇《2010——中国马赛克推广年》的短文,引起不少马赛克企业老板的兴趣。有好几位老板打电话给笔者,相约茶叙,共同探讨如何推广一事,令笔者颇受鼓舞。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马赛克 >> |